碳水化合物是生物的三大能量來源之一,但對於以肉食為主的犬貓而言,碳水化合物是否也一樣重要呢?
碳水化合物是由碳、氫、氧元素所組成,根據其化學結構的複雜程度可以分成單醣(如葡萄糖)、雙醣(如蔗糖)、寡醣、多醣(如澱粉、纖維素)。哺乳動物以單醣、雙醣或澱粉作為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,纖維素因為結構較特殊,無法單靠動物的消化液消化,必須在微生物的協助下,才能將纖維素分解。
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,作為身體的熱量來源,或是作為其他體內化合物的合成材料,如非必須胺基酸、醣蛋白、醣脂、乳糖、維他命C等,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則會儲存成肝醣或脂肪,以備不時之需。
與人類不同,犬貓的唾腺因為缺乏澱粉酶,所以澱粉在口腔只會經過咀嚼、機械性分解成小塊,消化和吸收大部分都在小腸,藉由胰臟分泌的酵素進行消化。雖然犬貓對於碳水化合物的需求不如蛋白質和脂肪那麼重要,但仍需要適量的葡萄糖及其衍生物來提供營養給中樞神經,此外,在能量需求高的時期(幼年成長、懷孕、泌乳期),最好能提供足夠的碳水化合物。一旦飲食上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不足,就必須靠蛋白質和脂肪來轉換、合成葡萄糖,導致原本用來肌肉生長、胎兒成長、乳汁分泌所需的蛋白質不足。
儘管AAFCO(美國飼料管理協會)、NRC(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)、FEDIAF(歐洲寵物食品產業聯盟)等組織,皆沒有對犬貓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作明確的規範與建議。但文獻指出懷孕或泌乳期的母犬若完全不食入碳水化合物,會出現低血糖、體內非必須胺基酸濃度降低的情況,同時也可能增加胚胎被吸收、胎兒異常、幼犬存活率低、母犬厭食、母性降低、酮症、泌乳減少等症狀的發生率。因此對於懷孕、泌乳期的母犬,建議飲食中應提供約20%以上(乾物比)的碳水化合物。
貓的代謝方式比較獨特,正常的貓可以在高蛋白質、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下,維持正常血糖,且相對於犬,牠們無法有效利用大量食入的碳水化合物。文獻指出若貓的飲食內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(乾物比>40%)時,容易出現消化不良(如下痢、腹脹、脹氣)和其他代謝症狀(如高血糖、糖尿)。然而,對於泌乳期的母貓,仍建議食物中應含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(乾物比>10%),避免母貓的體重嚴重流失。
最後,醫師對各位飼主的建議是,不需要一味地追求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,各種營養素都具有它的功效,營養均衡才是最重要的。針對碳水化合物,飼主能多留心的是碳水化合物的品質,尤其在肥胖或糖尿病的動物,選擇低升糖指數(Glycemic
Index, GI)的碳水化合物,可以避免飯後血糖的起伏太大,減少對胰島素的需求、減少身體的負擔。
參考資料:
Hand, M. S., &
Lewis, L. D. (2000). Small animal clinical nutrition.
Piechota T.R.,
Rogers Q.R., Morris J.G., Nitrogen requirement of cats during gestation and
lactation, Nutrition Research. (1995) 15:1535-1546.
Kienzle E., Meyer
H., Schneider R., Investigations on Palatability, Digestibility and Tolerance
of Low Digestible Food Components in Cats,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. (1991)
121:S56-S57
留言
張貼留言